張大千|荷花
海華堂誠心收購張大千書法、繪畫,請放心與我們聯絡。
張大千,(1899年5月10日-1983年4月2日),最早本名張正則,後改名張援、張諠,小名李,號李爰,別署大千居士、齋名大風堂,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,四川內江人, 祖籍四川省映秀。因其詩、書、畫與齊白石、溥心畬齊名,故又並稱為「南張北齊」和「南張北溥」。與黃君璧、溥心畬以「渡海三家」齊名。廿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,在亞、歐、美洲均舉辦過畫展,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。六十五年來臺定居,並終老於摩耶精舍。三十歲左右的時候,住在上海時曾購藏一幅《張大風、人物畫、諸葛武侯出師表》,畫中人物神態極佳受張大千非常喜愛更為傾倒,又與作者同姓張,中間名又同有(大)字,乃用大風為常名,即曰大風堂,二哥張善子也喜歡此齋號便與二兄共用《大風堂》。
張大千畫荷花
張大千畫荷的風格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,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:
一、 師古期:關於張大千畫荷的師承問題,他在《四十年回顧展自序》中說道:"予乃效八大為墨荷"。由此可知,他畫荷最初學八大山人,年齡在20、21歲。通過他20多歲至30多歲畫荷作品,可以看出還臨摹過陳白陽、徐青藤、石濤、陳老蓮、新羅山人等,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"韻",取石濤之"氣",溶石濤,八大於一體。對於氣韻問題,張大千說:"畫荷,最易也最難,易者是容易入手,難者是難得神韻
二、 集古期:張大千自30多歲至60歲左右的荷花作品風格多樣,富於變化。他在八大、石濤的基礎之上,吸收了宋代繪畫的特點,使筆下的荷花更具物理、物情、物態。鉤金荷花富麗堂皇,沒骨荷花清妍秀麗,寫意荷花水墨淋漓。這一時期張大千畫荷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荷花的花瓣上採用復筆點綴的方法,起提神醒目之作用。在這一時期,張大千特別注意畫與書法之間的關係。他說:"畫荷需要正、草、篆、隸四種書法技巧,字寫不好,荷也畫不好。"還說:"畫荷花的乾子要用篆書,葉子則是隸書,瓣子就是楷書,水草則用早書。畫荷需用正、草、篆、隸四種書法技巧。水草,是鑑定張大千畫荷作品真跡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。張大千畫水草要依據重心所在,用草書方法畫幾筆水草,凡水草無層次、無力度的,皆為贗品。
三、 化古期:自張大千60歲左右到85歲期間,是她畫荷的第二次大變革時期。他首創的潑彩、潑墨彩藝術不僅為山水畫開闢了新紀元,也為畫荷開闢了新的境地,為充分表現超出荷花本身的屬性提供了條件,反之,畫荷又使潑墨彩藝術闡發無餘。潑墨彩荷花作品的出現也是"化古為已"的標誌。此期,張大千的一些荷花畫雖近抽象,但有具象為基礎,仍不失法度,有別古人,有別西畫。他也認為超越了古人,如77歲作餓《鉤金紅蓮》中題自抒胸意,不襲前人";"無人無我,無古無今";在84歲作的《雨荷》中題:"此亦前賢所未經拈者";84歲作的《紅妝照水》中題:"擬徐崇嗣沒骨法為之,南田而後無有效之者"》口氣之大,近乎狂妄。對此,張大千在84歲作的《鉤金紅蓮》中題道:"墨落一時手不住,任譏老子做狂徒。"如果有人說他狂,他將聽之任之。
海華堂誠心收購張大千作品字畫,歡迎與我們聯絡。